日韩a一级欧美一级在线播放,亚洲国产日韩在线观频,国产免费理论片在线观看,中文字幕第二区,保坂えり,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免费牛牛,九九视频免费在线

我的位置: 首頁 > 文化 > 正文

《飛天》后記 | 喜多憂少寫“三線” —— 寫在“三線”主題長詩第三部長詩出版之際

微信圖片_20231123174235.jpg


我也“潮”一次。


將剛剛擱筆的第三部“三線”主題長詩《飛天》,與2022年出版的能源資源“三線”《熱血》、2024年出版的航空“三線”《逐夢》緊靠在一起,取個時髦的名字,叫“‘三線’主題”的“長詩三部曲”。


17465812918617_a.jpg


既然叫“曲”,就該有其韻律,也該有樂器之類別。曲調匯成歌,有歌才有曲高縱橫之愜意。我還認為曲之妙在于喜憂表達與傾訴。


這5年,我創(chuàng)作的3本“三線”主題作品,故事曲折,有喜有憂。靜思細捋,給自己總結了4個字:喜多憂少。


喜于“行”。寫作總是有酸楚的,10多年來,我堅持用行走的方式創(chuàng)作。寫《熱血》時,我在貴州最后脫貧的麻山腹地紫云縣掛職駐村。駐村工作之一就是要傾聽老百姓的心聲,工作瑣碎,平時我忙于工作,而周末便一個人開車去那個被譽為“火車拉來的城市”的六盤水采訪。下礦井、走煤場、穿老廠胡同等是家常便飯。那年我女兒去北京上大學,兒子剛上高中,我兩周才能見到兒子一次,每次都是匆匆一別。從軍18年的我行走如風。寫此“三部曲”,我走遍大半個貴州,曾經(jīng)的“三線”基地遵義、安順、六盤水是我行走的重點。但為了確保創(chuàng)作的充盈和敦實,我也延伸行走、采訪的路線,如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電子“三線”、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被裝“三線”、貴陽的配套“三線”等,能去的、能到的,我盡力足履所及。我喜,這樣的行走練了腳,硬了腿,尖了筆,我手舞足蹈。


喜于“意”。文成章必有松緊,太松不接氣,松松垮垮;太緊不通透,八股文濃郁。詩為皇冠,立意之松緊與高低是一篇文章能否寫得下去以及寫出來是否有人讀的關鍵。正是一個“意”字在發(fā)揮作用。意味深了,讀完就有意猶未盡之感;意味濃了,寫作時就有意氣風發(fā)之氣。我寫“三線”,先是被那一代人的激情和精神所感動,然后才思考如何落筆。正如艾青名句“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這首創(chuàng)作于1938年的詩之背后,是日寇鐵蹄在中華大地上恣意肆虐,短短時間,日寇就侵占了中國華北、華東、華南廣大地區(qū),而先生用他特有的方式寫出特殊之“意”——憂郁,經(jīng)典傳世。我寫“三線”,最想去的地方是地下兩千多米的礦井,最想見到的是當年的“干打雷”“牛毛氈”,最愿感受的是梧桐樹、水杉樹,最期待體驗的是航空航天人的隱蔽和散居……這一切都在寫“三部曲”中如愿以償,而那些風物和故事都在我筆下成了“意”之化身,讓我寫得興奮、有了“意”就樂此不疲。


喜于“忌”。寫作時不受拘謹才能讓文字馳騁,作者筆下飛奔的文字野馬最終都要經(jīng)得起歷史考驗。經(jīng)得起歷史“考驗”,最重要的就是要判斷“路”走對了沒有。一文是否傳得下去就一個“正”字,邪不壓正,正了就對,反之就得有“忌”。所以,我在創(chuàng)作中給自己準備了一把戒尺。我用細小的戒尺,要求自己在字里行間沒有硬傷,做人做文都知行合一。寫“三線”可能會涉及的“忌”,我都會用“心”捂住。文字千年不濫,對自己說“不”不是壞事。我在創(chuàng)作“三部曲”時,拒絕了各種“野史”,尤其是一些虛虛實實、各自為政,對“三線建設”核心要義把握不準,解讀過細或過粗、容易讓人誤讀的信息,都是我的“忌”。


喜于“棄”。寫一段歷史,尤其是這段歷史在國家前進步履中有著舉足輕重地位時,定有諸多敏感之處。自從學會用微信,我有每寫一點東西就“曬”朋友圈的習慣。不是嘚瑟,也不是顯擺,而是我在等行家里手給我提意見。多年來,收獲頗多。但寫“航空”“航天”時,我是慎之又慎。我在請一些老同志修改時,他們對詩歌中隱晦表達之處都進行了標注,他們更希望我點出小地名或工種,我必須用手里的劍,棄末葉,棄“完整”。畢竟,一個文本的完成,無“棄”不成書。知取舍,方為正道。我在創(chuàng)作這3本書時,懂了一個道理:無“棄”不成書,不“棄”不哲學。


喜就喜個痛快。此“三部曲”是我良知之行的大考,卻喜上眉梢。3本書的書名題寫者都是名家,給《熱血》題寫書名的是汪德龍先生,他是八一電影制片廠高級美術師,先后為電影《英雄》《十面埋伏》《千里走單騎》題寫片名;給《逐夢》題寫書名的是閔軍先生,他是北京師范大學貴州校友會會長,師從啟功先生,書法特色鮮明;給《飛天》題寫書名的是包俊宜,他是大名家,年近七十仍在擔任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篆書委員會主任。包老師是性情中人,他對我用業(yè)余時間公益創(chuàng)作、策劃長詩宣傳家鄉(xiāng)的做法非常認可。我也膽大,多次向包老師求字當活動主題和書名,如《征戰(zhàn)烏蒙》《詩寫脫貧攻堅》等書名的題寫都出自包老師之手,包老師的字有春雨潤物之感,我在墨間聽見鳥鳴,綿綿微風輕如蟬翼。而這3部書的“序言”也都有講不完的“喜”。劉笑偉先生是我的戰(zhàn)友,他是魯迅文學獎獲得者,詩好人好,給我的第一部“三線”主題長詩《熱血》作序,《熱血》出版后,六盤水市委、市政府還支持舉行了首發(fā)儀式,該書還榮獲第九屆中國長詩獎。第二部“三線”主題長詩《逐夢》的“序言”由我的老友吳基偉先生寫成?;鶄サ氖送竞蛯W業(yè)都很好,拼成了博士,還被調去了首都?!吨饓簟烦霭婧?,走進了貴州省國際會議中心近千人參加的音樂會上,到了每一位觀眾手里,我倍感鼓舞。給《飛天》寫序的是著名文化學者、中國三線建設研究會會長武力先生,我們只見過一面,他對我倍加抬愛,當我完稿后苦思冥想請哪位高人為我的“三部曲”畫句號時,給他開了口,先生爽快應允,讓我感激不盡。


憂少不是憂全無。我做不到無憂無“累”,雖不贅述,但憂還是有的。一憂筆笨手拙。我是一名業(yè)余詩人,每一本書“殺青”后,擱放幾個月,再翻開修訂時,總會發(fā)現(xiàn)諸多瑕疵和不盡如人意之處。我憂詞窮而表達不盡精準,憂手拙而理不清前后類同之辭,也憂在文章里找不到我采訪過的人的影子。取舍之難是我創(chuàng)作中的最大難題,受閱歷、精力、資料之限,定有遺珠于滄海之情況,再憂行家們不愿賜教。還憂感激之語表達欠缺,盡管我在每一部書的后面都用“后記”的方式進行了表達,但寥寥數(shù)語難以言盡我的感謝之情。


期待下一個主題的創(chuàng)作又見。喜不斷,憂不見。

 

2025年3月1日凌晨于南岳山麓

 

作者簡介


楊杰,筆名小語,貴州綏陽人,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貴州省作家協(xié)會理事。已出版作品30部(含合著),其中長詩21部,抒情詩7部,報告文學1部,新聞作品集1部。策劃、主編詩集、選集90部。主旋律 “長詩三部曲”《沒有退路是路》《決戰(zhàn)貧困》《大道出黔》獲貴州省第五屆烏江文學獎,“三線”主題長詩《熱血》獲第九屆中國長詩獎。

 

文/楊杰

編輯/趙怡 明雪

二審/曹雯

三審/黃蔚